教研管理

教研管理
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教学管理 > 教研管理 > 正文

吕梁学院中文系借力“七说”活动 多维赋能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5:25 编辑:尹玥阳 点击:[]次

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加快应用型高校转型步伐,吕梁学院以七说活动为抓手,全面推动专业建设提质增效。中文系积极响应,于2025219下午在中文系会议室开展“专业负责人说专业、教研室主任说教研教改”专题活动全方位梳理专业建设成果,破解发展难题,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。

新闻学专业以新时代区县融媒体需求为导向,构建“理论+实践+科研”三维育人模式。据专业负责人常志刚介绍,课程设置融合基础理论与前沿动态,实践教学贯穿全程,与媒体共建实习基地,年均输送百余名学生参与一线采编;科研方面,超1200名学生参与《晋绥日报》图文数据库建设,显著提升学术研究与技术应用能力。

  汉语言文学专业聚焦地方基础教育需求,锚定“师范性、教学型,地方性、应用型”定位。负责人任聪颖表示,专业依托OBE成果导向重构课程体系,联合24所中学打造实践基地,实施“百人计划”强化师资队伍。近五年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奖项12项,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5%,形成“厚基础、强实践、重师德”的育人特色。

中文系下设4个教研室,以“研”促“改”成效显著新闻文论教研室践行OBE理念,建设文化产业研究特色课程,深化“课程思政”与“三全育人”融合,以赛促学成果亮眼——学生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山西赛区斩获13项大奖。教研室主任罗悦提出,未来将探索跨学科教学,强化教师专业发展。  

文学教研室去年通过集体备课、教学检查等夯实基础,今年重点围绕审核评估指标制定教改规划,推动教研成果转化。主任刘玉秀强调,将策划“名师工作坊”“教学案例库”等项目,赋能教师成长。

公共课教研室构建“经典为根、文化为魂、实践为用”课程体系,开发校本教材6部,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,实现从“知识传授”到“能力建构”的转型。主任吴亚琼介绍,课程跨学科融合率达70%,学生人文素养与应用能力同步提升。  
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聚焦课堂教学反思,完成5门课程大纲修订,申报省级一流课程2门,教师获省级教学竞赛奖4项。针对师资薄弱等问题,主任王成娟表示,将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,拓展对外合作渠道。  

中文系主任高丽华总结道,此次“七说”活动为专业建设厘清了路径。下一步将重点优化课程知识结构,强化产学研协同育人,打造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,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,为吕梁及周边地区输送更多“下得去、用得上、留得住”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
下一篇:吕梁学院中文系新闻文论教研室 开展“七说”之专任教师说课程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