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,吕梁学院中文系于2025年7月1日至7月30日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活动,该活动依托中文系圆梦工作坊,通过专题讲座、教学观摩、实践演练等形式,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技能与创新能力,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全系51名专任教师通过"分层磨课+专题培训"模式,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师能力双提升。

本次活动以"精准对标、深度研讨、持续优化"为原则,构建"领导小组—教研室—课程组"三级管理体系。系主任高丽华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,围绕教学设计、教学内容等八大核心维度,创新实施"自主磨课—课程组磨课—教研室磨课"三级递进式流程。活动期间完成54份课程教学设计优化,开发《陶渊明》《西游记》《文艺复兴》等特色教学案例12个,形成可推广的"中文系分层磨课模式"。
活动聚焦三大突破点:一是课程思政深度融合,新闻文论教研室张莉老师《数据新闻》课程通过"高铁发展数据中的中国故事"案例,将思政元素转化为沉浸式教学内容;二是技术赋能教学创新,文学教研室褚斐青教授在《外国文学》中引入AI视频呈现技术,使抽象文学知识具象化;三是教学成果实战转化,副主任任聪颖主讲的《中国古代文学》课例获校级优秀等级,其本人凭借磨课成果斩获吕梁学院第八届青教赛文科组第一名,将代表学校征战省级赛事。

据中文系主任高丽华介绍,本次活动形成"以磨促教、以评促改"长效机制,后续将通过《教学提升优秀案例集》推广、智慧课程建设等举措,推动教学质量从"达标"向"卓越"跨越,为培养新文科人才夯实教学根基。